2021.10.22

一個關於日本的“首都”和“天皇”的故事

 每個國家都有一個城市,通常被稱為“首都(王都、帝都)”。
ー在現代日本,首都=東京,但在過去是不同的!?

 但事實是,東京一直以來並非是日本的“首都”,也不是日本的中心。在其漫長的歷史中,雖然東京一直是關東地區的一個主要交通樞紐,但它仍然屬於日本的一個“鄉村”。
在過去,這個城市被稱為江戶,而自1868年以來,它被稱為東京,意思是“東方的京城”。

 公元1600年左右,一個叫德川家康的人(當時幾乎統治了日本的武士)開始把東京(當時叫江戶)周圍的地區作為他的總部,並迅速發展成為日本的中心。
這個城市作為日本的政治中心而繁榮,直到1867年,擁有“實權 ”的武士時代結束。

 然而,當時的首都實際上不是東京(江戶)。
這是因為日本真正的國王,即天皇,並不住在東京,而是住在京都。在日本漫長的歷史中,天皇基本上一直居住在京都。所以日本的首都一直是京都。

ー“真正的權力”是什麽意思?權力在於武士?還是皇帝?

 對於外國人來說,這可能是一個難以理解的話題,但在日本的歷史上,武士掌權的時間是從1190年左右到1867年,只有700年左右。在那個時期,武士掌握著 "實權",但天皇仍然是日本的國王,而他居住的京都仍然是首都。

 1867年,當時位於東京(江戶)的武士時代結束了。此時,政治上統治日本的權力也回到了天皇手中,天皇再次成為國家的名義上的國王。當時,天皇把他的住所搬到了東京(江戶),從那時起,東京成為了日本的“首都”。

ー為什麽去東京就叫“上京”?

 順便說一下,在日本,“去京都”在古代被稱為“上京(じょうきょう)”或“上洛(じょうらく)”。 在江戶時代(1603-1867),當武士們駐紮在東京時,京都及其周邊地區被稱為“上方(かみがた)”。
這是因為“上方”一詞被用來描述天皇的位置。這是因為日本人民知道京都是國家的首都,因為即使真正的權力擁有者——武士不在京都,但天皇就在京都。

 天皇來到東京居住後,京都周邊地區不再被稱為“上方”。相反,“上京する”、“上る(のぼる)”一詞的意思是“去東京”或“上去”,而“下る(くだる)”一詞則是離開東京時“下去”的意思。
 順便說一句,這可能就是為什麽往東京方向的鐵路線經常被稱為“上り(のぼり)”,而離開東京的鐵路線被稱為“下り(くだり)”的原因。

 
 我認為任何國家都是如此,語言中都充滿了國家的歷史和文化。因此,在學習日語的同時,你還應該了解大量的日本歷史和文化。我相信你會發現很多新的東西,並會喜歡上學習語言。

 
追記:
供大家參考,在武士時代的700年里,有不同的“據點”或“政治中心”,這取決於不同的時期和武士領袖。例如據點在神奈川縣鐮倉市、京都(那裡的武士領袖一度與天皇非常接近)或是東京。

另外,在1868年之後,天皇又以日本國王的身份,對日本進行了權力統治,但這在1945年結束。現在,我們都知道,選舉決定了誰是首相——政治上最有權力的人,而天皇,就像國旗一樣,在日本是國家的象徵。 


返回列表
請關注社
交帳號